搜书

第二节 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十二五”改革

作者: 迟福林   时间: 2010-05-09    已有人阅读过

从现实情况看,“十二五”改革所涉及的基本问题都是结构性问题,都需要在结构性改革的框架内完成。比如,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不能就经济而论经济,而是要综合性地考虑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社会环境,考虑政府在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再比如,新阶段的社会体制改革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建立发展型社会体制,而人的全面发展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也与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直接相关。按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推进“十二五”改革,必须注重政策与体制的配套、注重体制与体制的配套、注重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配套。为此,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启动“十二五”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相关领域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形成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制度,形成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战略体系,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1. 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总体要求,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环节,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基本路径,微观基础与宏观体制改革并重,集中解决制约可持续增长能力深层次、关键性的体制性矛盾,实现企业、要素价格、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等领域改革的新突破,实质性地扩展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2. 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型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体系,建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在形成发展型就业体制、建立重大利益协调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为促进就业、扩大国内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形成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基础制度框架,开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进步的新局面,为2020年中国成为消费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大国奠定坚实基础。

3. 以政府转型为主线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以政府转型为主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公共权力结构,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按照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大突破,建立有效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制度保障,为2020年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49.0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