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第三节 谋划“十二五”改革的突破

作者: 迟福林   时间: 2010-05-09    已有人阅读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和国内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的凸显,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顺利推进改革,需要从内外环境变化这一现实出发,合理安排好改革优先顺序。

1. 短期内亟待实现突破的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短期内应重点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从现实情况看,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既有一个时机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改革决心。当前改革的总体条件比较好,需要下定决心,力争在12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垄断行业改革和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环境价格管制一旦放开,垄断行业改革就应当加快推进。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扩大国内投资需求,需要防止“国进民退”的倾向。为此,要以打破行政垄断为重点,尽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前,中国就业问题突出。尤其是广大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明两年,要着眼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大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着力构建公共就业体系,以此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建设。

新阶段的财税体制改革要明确导向,以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型财政为目标,重点加快税制转型,把企业和居民过高的税收负担逐步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进而在总体上解决财政税收的体制机制安排问题。目前,中国财政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在12年内加快推进,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取得重大进展。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是金融市场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程度需要与中国新阶段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二是需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化解经济风险。如果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就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化解发展阶段拐点上的经济风险;三是优化金融治理结构。当前,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治理结构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亟须在“十二五”初步取得重大突破。

2. 中期内期待取得进展的改革

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需要行政体制改革的跟进与支撑。根据十七届二中全会的布置,中期内应在明确行政体制改革基本方向的前提下,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着力推进以行政体制内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为要求的大部门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作为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承担者,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效率取决于事业单位运行的实际状况。需要听取各方意见,统筹规划,以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力争在未来3年左右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为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3. 中长期需要持续推进的改革

今后57年,是中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中,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在中长期中推进这几项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几项改革不重要、不紧迫,而是因为这几项改革涉及面广,难度较大,需要统筹规划。为此,“十二五”应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做出前瞻性、长期性的战略部署和体制安排,并力争在“十二五”全面推开。 

4.2 “十二五”改革进程安排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49.0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